陶瓷文化。
元朝的磁州窯依然燒造,與宋朝比較起來,就是體積龐大,這跟元人的大吃大喝精神有關。蒙古人不光尚白,還尚藍,所以孔雀綠釉也非常流行??兹妇G也叫孔雀藍。河北彭城出土過一件元代磁州窯四系壺,壺上寫著一首元曲:“晨雞初報,昏鴉爭噪,哪一個不紅塵里鬧?路遙遙,水迢迢,利名人都上長安道。今日少年明日老,山依好,人不見了?!边@說明了每個人在生活當中看不破紅塵,天天都在這里鬧,都爭名奪利。這件陶瓷壺上的元曲寫得非常生活化。
山東蒙城還出土過一件元代米黃釉罐,這個罐上這樣寫道:“猛聽得情人呼喚,小妹妹不得方便。你敲得窗欞兒連聲響,險些兒不著爹娘瞧見?;5梦艺玖⒃陂T前,親親不知在哪邊?聽了一聲心肝肉兒,唬得奴渾身汗。告哥哥你且回家也,小妹妹不得回轉。聽言,好夫妻不得團圓?!边@是一個小說,表明當時有追求愛情,向往婚姻自主的意愿。
通過瓷器中的這些文字,能感受到一種很有意思的規律。唐代的長沙窯上寫過唐詩,宋代的瓷器上寫過宋詞,元代的瓷器上寫過元曲,到明清以后就是小說。唐詩、宋詞、元曲、小說,整個文學發展的脈絡非常清楚。它是由非常含蓄、高雅到非常通俗的一個過程,這個過程是漸變的。
元朝人的性格就是粗獷直率,所以元代的中國瓷器也具有這個風格。粗獷,造型大,重布局,不重細節,這是元代瓷器的特點。
延伸閱讀
元朝時期陶瓷文化
元代入主中原九十一年,瓷業較宋代為衰落,然而這時期也有新的發展,如青花和釉里紅的興起,彩瓷大量的流行,白瓷成為瓷器的主流,釉色白 泛青,帶動以後明清兩代的瓷器發展,得到很高的成就。
樞府窯
元代在景德鎮設計官窯,制作精美,裝飾花紋中常有「樞府」二字,因而又稱樞府窯,景德鎮漸形成全國瓷器制造中心也是從元代開始。
青花
青花是在白瓷上用鈷料畫成圖案燒制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