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瓷文化。
“陶瓷”,英文名為‘China’,它蘊涵著中國豐富的古老文化和悠久歷史,如今的陶瓷企業都在追求一種陶瓷文化。它是一種立體的民族文化載體,或者說是一種靜止的民族文化舞蹈在民族母體中孕育、成長與發展,它以活生生的凝聚著創作者情感、帶著泥土的芬芳、留存著創作者心手相應的意氣的藝術形象,表現著民族文化,敘述著一個個動聽的故事,展現著廣闊的社會生活畫卷,記錄著蕓蕓眾生的悲歡離合,描述著民族的心理、精神和性格的發展與變化,伴隨著民族的喜與悲而行。
作為中國民族文化的象征,龍從古至今都是中華民族的圖騰。龍奇特的容貌與神異的行止,引起了古代文人的種種邏思臆想,成為藝術家們頌詠描繪的一個主題,藝術家們把龍的精神孕育在書法里,形成了形態個異的龍字文化。中國書法為“中國藝術的核心?!辈⒁云涮厥獾臅鴮懝ぞ吆酮毺氐木駳忭?,在世界藝術史上獨領風騷。而陶瓷與書法自古以來就有著深厚的歷史淵源,兩者具有相通的藝術特征.現代條件下陶瓷與書法藝術亦交相輝映,不同的陶瓷造型可以采用與其風格相協調的書法來加以裝飾,使陶瓷藝術獲得錦上添花的效果.雖然書法藝術在陶瓷中的運用僅處于輔助地位,但其作用和意義不容忽視,值得從事陶瓷藝術的人們加以關注和應用。所以陶瓷藝術家喜歡在瓷器工藝品上運用龍字文化,每個龍字都有不同的形態,宛如一條條栩栩如生的龍,恰好地表現著中華民族文字的精髓。www.imhmong.com
中國人向來也喜歡竹子,認為竹子無牡丹之富麗,無松柏之偉岸,無桃李之嬌艷,但她虛心文雅的特征,高風亮節的品格為人們所稱頌。她坦誠無私,樸實無華,不苛求環境,不玄耀自己,默默無聞地把綠蔭奉獻給大地,返財富奉獻給人民。竹文化內涵十分豐富和獨特,影響著中國人的審美觀和審美意識以及倫理道德,所以在陶瓷美術工藝品的創造中,藝術家們都喜歡用竹子的形象來表現內心的精神世界。
擴展閱讀
裝飾圖案在陶瓷裝飾藝術中的運用
裝飾圖案在陶瓷裝飾中的運用是非常重要的,我國陶瓷裝飾藝術有著千年的發展歷史,是我國眾多能工巧匠智慧的結晶,是我國非常珍貴的財富。本文就是對裝飾圖案在陶瓷裝飾藝術中的運用進行深入分析,希望能夠對陶瓷生產創作人員有所幫助。
陶瓷文化有著很長時間的發展歷史,裝飾圖案在陶瓷裝飾中的應用是非常重要的。裝飾圖案在陶瓷裝飾中的應用主要體現為兩種形式,第一種是花紙,第二種是手繪。手繪表現形式裝飾圖案在陶瓷裝飾中的應用可以追尋到石器時期。隨著印刷技術的發展,以及新型材料和新型技術的不斷誕生,花紙形式也逐漸發展出來。在新時期的高科技時代,高新技術不斷地發展,裝飾圖案在陶瓷裝飾藝術中的應用也越來越為廣泛,將其具有的優點和作用也全面的發揮出來。
一、裝飾圖案具有的性質
裝飾圖案首先就是需要具有一定的裝飾性,同時,還要具備一定的實用性,而且涉及的內容非常的多。從取材的角度上對裝飾圖案進行分析,它主要包括的內容有:各類植物的圖案,各種動物的圖案,還有一些山水景觀圖案和一些簡單的幾何圖案。站在組織形式的角度上可以將其分為單重紋樣、適合紋樣等。裝飾圖案是藝術教育領域中非常重要的教學課程,與繪畫課程還有設計門類的課程有著十分密切的聯系,一直處于基礎教學中的重要內容。裝飾圖案課程也是陶瓷設計人員必須要學習的基礎課程,在學習的過程中陶瓷設計人員還需要了解裝飾圖案的來源。所以,對于相關課程的安排需要考慮如何將裝飾圖案對于陶瓷裝飾的重要性顯現出來,使得陶瓷設計人員能夠將裝飾圖案在自己的陶瓷作品裝飾中運用。
德鎮陶瓷餐具套裝開光山水56頭餐具
裝飾圖案不僅僅是點面的結合,或者是圖形與色彩的結合,相關的主題和內容的確定也表明了裝飾圖案需要具備的文化內涵。裝飾圖案不僅僅是一種藝術創造形式,同時也是一種中國文化,中華精神的展現。傳統的裝飾圖案隨著人類文明的不斷進步,也隨之發生改變,在歷史長河中的每一階段都有著屬于哪個階段的紋樣表現形式,以及裝飾圖案展現的風格。
二、陶瓷裝飾的種類
陶瓷裝飾的種類有很多,主要可以分為以下幾種,釉上彩、釉下彩、釉中彩和其它裝飾。裝飾圖案在陶瓷裝飾藝術中的應用,最為廣泛的就是在陶瓷花紙設計中的應用,可以說是以貼花的形式在陶瓷裝飾藝術中展現出來的,當然裝飾圖案并不是不能應用手繪的形式在陶瓷裝飾藝術中應用。陶瓷裝飾設計與其它設計創作有著很大的差異,陶瓷裝飾設計是在陶瓷物品的立體形式上,所以,陶瓷裝飾設計必須要與陶瓷物品的形狀和具體的裝飾部位相切合,使得無論在任何角度對陶瓷物品進行觀賞,都能使得人們擁有良好的感受,不會感覺到任何的不適,使得裝飾與陶瓷完美的融合,這樣才能夠創作出被稱為藝術的陶瓷作品。陶瓷裝飾藝術有精致美麗的圖像,有豐富多樣的色彩,有著十分獨特的生產工藝,有著令人折服的制作技術,還有其蘊含的思想理念,最終產生了非常獨特的工藝裝飾形式,誕生了我國獨有的陶瓷文化。無論是對于我國的經濟發展,還是我國的藝術發展,陶瓷裝飾藝術都有著十分重要的位置,陶瓷藝術發展歷史很長,可以說每一件優秀的陶瓷藝術品都是陶瓷文化的代表。陶瓷裝飾文化在不斷的發展,和長期的實踐中,也形成了一種非常獨特的陶瓷文化。
三、裝飾圖案在陶瓷裝飾藝術中的運用
對于我國的陶瓷藝術進行深入分析發現,裝飾圖案在陶瓷藝術中的應用早在新石器時代就已經有所體現。石器時代的人們感受到、觀察到生活環境中存在的波紋、編織紋等圖案,并且利用二方連續的裝飾形式將圖案在陶瓷物品上展現。例如,在我國西安地區半波遺址上發現的,帶有美麗的人面和精致魚紋的陶瓷藝術品,就是新石器時代非常出色的陶瓷藝術品。在這一歷史階段,裝飾圖案非常的間接,但是卻充滿活力,表現的內容也非常的廣泛,主要有:動物、植物、人、還有簡單的幾何圖形,其中最常見的就是簡單幾何圖形的應用。
在我國古代的商周時期,無論是陶瓷物品還是那一歷史階段的青銅器物品,都是以動物形象的裝飾圖案為主。歷史發展到宋代,宋代陶瓷工藝也可以說是發展到了一個十分輝煌的時期,很多名窯都是那個時期誕生的,無論是汝窯還是其它名窯,都有著屬于自身的獨特風格,也有著數以自己的獨特個性。宋代陶瓷裝飾圖案非常的講究,以清新典雅為主,雖然沒有應用太多的色彩,色調太過于單一,但是其制作時非常精細的,宋代陶瓷制作中會采用剔刻或者是單顏色繪制的方法。裝飾圖案無論是造型還是整體的構圖,都堪稱完美,裝飾圖案內容多是以花為主,最為常見的就是蓮花和牡丹花。
歷史的長河繼續流動,陶瓷裝飾藝術在明清歷史階段可以說是發展到了一個巔峰,其中不得不提的就是景德鎮的青花瓷。青花瓷的裝飾圖案也是以花為主,但是其中有著龍鳳的形象,也有著其它動物、人、山水風景等圖像內容,可以說內容非常的豐富。裝飾圖案整體的造型非常合理,雖然圖案分布的密集緊湊,但是沒有任何雜亂的感覺。青花的顏色非常的樸素,給人一種典雅高貴的感覺。雖然歷史不斷的發展,但是裝飾圖案對于陶瓷裝飾藝術仍有著不可忽視的作用。
新型的陶瓷生產材料和陶瓷制作工藝,在科技不斷發展過程中誕生出來,陶瓷花紙技術的誕生,使得裝飾圖案在陶瓷裝飾藝術中的應用越來越為廣泛。印刷技術是陶瓷花紙技術誕生的基礎,可以直接說是印刷技術在陶瓷物品生產創作中的應用,花紙技術使得裝飾圖案更加的精煉,而且能夠使得裝飾圖案更加精致的在陶瓷物品上展現出來。陶瓷花紙技術與手繪裝飾技術相比較,陶瓷花紙技術的裝飾效果更為良好,裝飾圖案更加的精細,色彩布置的更加均勻,而且裝飾圖案更加的多元化??茖W技術的不斷發展也會推動者,我國陶瓷藝裝飾藝術的不斷發展。裝飾圖案在陶瓷裝飾藝術中的應用也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一般來說陶瓷物品創作形狀的選擇可以定為圓形、橢圓形等,并且確定的形狀以扁形為主,因為這樣陶瓷裝飾的構圖和彩繪,以及陶瓷貼花不會存在太多的障礙,而且裝飾圖案與陶瓷物品的切合度也會有所提升。
結語:裝飾圖案在陶瓷裝飾藝術中的應用是非常重要的,裝飾圖案是工藝美術的重要基礎,裝飾圖案的主要來源就是人們的實際生活。只有不斷的增加對于裝飾圖案的研究力度,才能夠保證裝飾圖案合理的、科學的、適應的在陶瓷裝飾藝術中應用,才能夠為陶瓷藝術的發展注入新的生命力,才能使得陶瓷裝飾藝術不斷發展到一個新的高度。
書法藝術在陶瓷裝飾中的運用
摘要:陶瓷書法不僅充分地表現出書法藝術中字體結構的圖案性,并把字體應用到陶瓷裝飾中形成一種能夠體現民族文化特質的裝飾效果。關鍵詞:書法藝術陶瓷書法運用
陶瓷藝術與書法藝術是兩門獨立的藝術,自古以來就有著很深的歷史淵源。不同書體的漢字,同所裝飾的材料、器型合成一體,形成了以文字裝飾為主的藝術形式。伴隨著陶瓷藝術的豐富和發展,陶瓷藝術和書法的結合樣式也越來越多地出現,表現也多樣化。陶瓷書法藝術充分利用書法的形式美和陶瓷的材質美,在文化內涵和形式上聯系,和諧而自然地結合,為陶瓷裝飾領域開拓了新的境界。
一、陶瓷書法的歷史淵源與發展
漢字的產生是中華五千年文化的一塊瑰寶。它發展至今一直承擔著漢民族思維和交流最重要的書面符號的角色。人類有了語言,就可以積累知識,然后形成文化。有了漢字,就可以記錄語言、交流信息。語言把人和動物區分開來,漢字把人類社會的原始階段和文明階段區分開來。書法作為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一塊瑰寶,早期主要表現在書寫技法方面,其實用性占主導地位。陶瓷書法,是指以書法為陶瓷裝飾主體,是以陶瓷為載體,以書法為其主要藝術形式,通過陶瓷工藝技術制作在一定的溫度條件下經化學反應而成的陶瓷藝術。陶瓷書法具有獨特的藝術性質、藝術形式與藝術效果。在瓷器上出現書法藝術,開始于新石器時期陶器上的刻符,也稱作為陶文。在仰韶文化、大汶口文化、馬家窯文化遺址出土中可以發現許多這樣的陶文。在河南豫西地區商代早期的陶大口尊的口沿上面就刻有陶文記號。唐代的長沙窯就是個很典型的例子。長沙窯上詩文的裝飾填補了裝飾畫所不能表達的思想內容和布局死板的空缺,突出了文字藝術和書法藝術在陶瓷裝飾中的成就。
二、書法在陶瓷裝飾中的運用
書法在陶瓷裝飾中的運用和其他制作手段材料是有所不同的,除了書寫之外,表現形式更具有豐富的立體感,工藝手段也比較復雜,創作風格多樣,可刻,可雕、可堆,有釉上、釉下,微書等獨特的創作特色。陶瓷書法中采用的油料和宣紙上的書法墨汁是不一樣的,釉上裝飾中的料是一種呈粉末狀的油料,需要將乳香油、樟腦油與顏料充分混合,這一過程俗稱搓料。經過搓料之后,再與筆含料(即打料)。
除以手寫為主要表現形式的釉上裝飾和釉下裝飾之外,還有一種藝術形式叫做陶瓷書法雕刻。所謂陶瓷書法雕刻是指以陶瓷這一特殊材料作為載體,采用鎢金刀或金剛刀等工具將書法刻劃其上的一種裝飾技法。
其表現方式主要為純粹書法裝飾、書法與繪畫配合的裝飾、書法與陶瓷裝飾風格的巧妙結合。
三、書法的審美特征在陶瓷裝飾藝術中表現的美感
中國書法藝術的內在美主要體現的是點與線的搭配,筆與墨的濃淡和章法的稀疏上。所以在研究陶瓷書法時,不能只局限于其實用價值的使用功能,更應該重視其內在體現的審美感受。陶瓷書法的內涵是含蓄的,它將文字的實用性融合了陶瓷裝飾的藝術性,將書法的每一筆畫都給予了生命力與靈性,使它們之間構成特殊的節律,并通過藝術家的書寫,給人以美的享受,起到了繪畫所不能達到的藝術效果。
在陶瓷書法藝術中,文字有時脫離了實用性,只是作為一種具有審美性的裝飾語言符號出現,為藝術家自身的意圖和個性充當了完美的角色。
四、陶瓷書法的創新之路
陶瓷與書法藝術都是中國的傳統文化,然而在陶瓷上與在宣紙上表現的書法相比,由于材質和制作手段的不同,其最后表現的藝術特征也各有千秋。筆墨書法表現出的是藝術家自己的性格特征和思想境界,是一種直觀的藝術表達。陶瓷書法則不一樣,因為材質的不同,工藝上的表現手法也不一樣,可以表現得更加立體,層次更加豐富,形式多樣。如景德鎮的青花書法、宜興的刻字書法、色釉書法等等。陶瓷書法作品是藝術家個人的文化內涵與文化精神的匯集,是一種主觀意愿的呈現,一種很個性的思想目標。在現代全球化的背景下,中國藝術的發展也是一種必然和不可逆轉的趨勢。文化藝術的繁榮發展給陶瓷書法藝術的發展也帶來了新的生機。中國的陶瓷藝術家們在保持傳統文化特征的同時,也應順應時代,利用先進科技對陶瓷的工藝、材料和制作工藝手段,進行全新的探索和研究,使之更國際化。所以說,陶瓷書法是具有民族性的藝術,是具有地域性的,也是具有世界性的藝術。陶瓷藝術史與中國歷史文化共同發展并緊密相連。從新石器時代的彩陶,到奴隸社會的原始瓷器,從仰韶文化到民族文化,龍山文化,陶器上所展示的圖案繪畫,無不是一種象形書法的再現。不管是繪畫還是書法,都在中國歷史文化中留下了深深的烙印。
陶瓷書法是具有地域性與民族性的藝術。藝術家自身的審美觀、設計意識、文化內涵為當下的陶瓷書法裝飾藝術呈現出別樣的特點,也為今后的陶瓷藝術發展開辟了一條新的道路。所有的藝術創作都需要理論的支撐,對書法藝術在陶瓷裝飾中的運用研究可以使從事當代陶藝的藝術家更加注重于作品創作內涵的表達,增強對中國傳統文化的認知,為繼承傳統文化、對當代陶藝作品形式的表達提供創作的資源和靈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