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鑒別瓷器工藝品。
景泰藍又稱“銅胎掐絲琺瑯”,是北京著名的傳統手工藝品。在明朝的景泰年間(1450-1457),這項工藝已經十分成熟,尤其是藍釉料有了新的突破,像藍寶石般濃郁的寶藍,高貴華美,所以得名為“景泰藍”。北京景泰藍工藝復雜,工序繁多,綜合了青銅工藝、制瓷工藝,繼承了傳統繪畫和雕刻技藝,體現了中國傳統工藝門類之間的相互學習和借鑒,具有獨特的民族藝術風格和深刻的文化內涵,也是研究中國工藝史的鮮活材料。
景泰藍的生產工藝,是美術設計、雕刻、鑲嵌、冶金等技術與知識相融合的綜合藝術。一個產品要經過十幾道工序才能完成。主要有設計、制胎、掐絲、點藍、燒藍、磨活、鍍金等工藝。明清兩代,御用監和造辦處均在北京設有專為皇家服務的琺瑯作坊,北京景泰藍工藝從成熟走向了輝煌。
民國至解放前,北京景泰藍工藝的發展和全行業的生產經營基本上處于徘徊、崩潰的狀態。解放后,國家對傳統工藝實行了搶救、保護和扶持的政策,景泰藍工藝也得到了恢復和發展。景泰藍工藝無論在造型和裝飾紋樣上,還是在色彩及藝術水平上,都有了很大的發展和進步。1956年1月,北京市琺瑯廠成立,它是目前全國景泰藍行業中唯一一家中華老字號,憑借景泰藍的研發優勢、上乘的工藝質量和濃厚的文化藝術品味享譽國內外市場,形成了知名的“京琺”品牌,也培養了國家級、市級工藝美術大師、高級工藝美術師、工藝師、工程師、高級技師等一批景泰藍專業人才。
小編推薦
古樸典雅精美華貴 中國傳統工藝的集大成者景泰藍瓷器
·景泰藍瓷器
景泰藍是中國著名的傳統手工藝品,又稱“銅胎掐絲琺瑯”,俗名“琺藍”,又稱“嵌琺瑯”,是一種在銅質的胎型上,用柔軟的扁銅絲,掐成各種花紋焊上,然后把琺瑯質的色釉填充在花紋內燒制而成的器物。因其在明朝景泰年間盛行,制作技藝比較成熟,使用的琺瑯釉多以藍色為主,故而后人約定俗成,將該類金屬胎掐絲琺瑯器稱之為景泰藍。由金、銀、銅等貴重金屬,集掐絲、燒焊、點藍、燒藍、磨光、鍍金等十余道工藝精制而成,既運用了青銅工藝,又利用了瓷器工藝,同時大量引進了傳統繪畫和雕刻技藝,包含了造型藝術、裝飾藝術、環境藝術、空間藝術,與雕漆、玉器、象牙被稱為北京工藝品的四大名旦。精美的景泰藍制品必須是色彩潤澤鮮明,胎骨厚重堅實,掏絲整齊勻稱以及鍍金燦爛光亮。在明清兩代,是宮廷中的一種專用物品,由于專供皇宮貴族享用,因此,也成為那個時代權力與地位的象征。它集歷史、文化、藝術與獨特的傳統工藝于一身,古樸典雅,精美華貴,以獨特的民族風格和深刻的民族內涵聞名中外。
·景泰藍瓷器
景泰藍作為一種美術工藝品,其制法即于銅器 表面上以各色琺瑯質涂成花紋,花紋的四周嵌以銅絲或金銀絲,再用高火度燒即成。這項工藝 始于明代景泰,而且初創時只有藍色,所以叫景泰藍?,F在雖然各色具備,然而仍然使用以前的名字。因為景泰藍已變為一種工藝的名稱,而不是顏色 的名稱,據說景泰為宣德之子,宣德重視銅器以及鑄冶銅質,景泰在幼年期間耳濡目染,認識極詳,且嗜之極深,只是對于鑄煉方面,宣德已到達絕頂,沒有能力再求突破,就在顏色方面另別辟蹊徑,以圖出奇制勝。終于有景泰藍的創制。因為事先對顏色的籌謀極費苦心,所以在成功之后,也極端鐘愛,所有御用陳飾無不用景泰藍制作,種類之多不可屈數,凡瓷料所能制器無不盡有,成化時期 繼承遺業,未改遺風,仍努力燒制,所以景泰藍的器物 在景泰和成化兩朝最為常見。其后經歷弘治、正德、嘉靖、隆慶四朝,雖仍然燒制,可是都因循成規,虛應故事,在質量上都不能與景泰和成化年間媲美。萬歷以后,雖然偶然有燒制,并非象以前設官置廠視為例務,所以以后出品極少。終明代一世,都沒能復興。到清 朝乾隆時期,又開始燒制,且品類多,成績好,雖然不能和景泰、成化時期相比,但是比起弘正以后出品物絕不遜色?,F今雖有康雍的器物出現,然而細細考究竟與乾隆所制器物沒有什么不同,實際上是乾隆所制,刻康雍年款,卻不是康雍制作的。
·景泰藍瓷器
大體上說,明代的景泰藍胎的銅質較好,多為紫銅胎,體略顯厚重,故造型 仿古的多,主要仿青銅所用的彩釉均為天然礦物質料,色彩深沉而逼真,紅像寶石紅,綠像松石綠。此時的絲掐得較粗,鍍金部分金水厚。彩釉上大多有砂眼??钣小按竺骶疤┠曛啤被颉熬疤┠曛啤?,底款,邊款均有。清代的景泰藍工藝比明代有提高,胎薄,掐絲細,彩釉也比明代要鮮艷,并且無砂眼,花紋圖案 繁復多樣,但不及明代的文飾生動,鍍金部分金水較薄,但金色很漂亮。民國時期景泰藍總體水平不及前代,胎體薄,色彩鮮艷有浮感,做工較粗。這時只有“老天利”,“德興成”,制作的景泰藍工細,質量好。造型多仿古銅器,或仿乾隆時的精品,款,已都是刻款了?,F在景泰藍的陳設品多,不做實用品。
·景泰藍瓷器
現在的景泰藍工藝大有提高,造型多樣,紋飾品種繁多,已成為我們與國際友人和親朋好友互相往來的最佳禮品了。景泰藍是一種瓷銅結合的獨特工藝品。制作景泰藍先要用紫銅制胎,接著工藝師在上面作畫,再用銅絲在銅胎上根據所畫的粘出圖案花紋,然后用色彩不同的琺瑯釉料鑲嵌在圖案中,最后再經反復燒結,磨光鍍金而成。景泰藍的制作既運用了青銅和瓷器 工藝、又溶入了傳統手工繪畫 和雕刻技藝,堪稱中國傳統工藝的集大成者。
陶瓷工藝品該如何保養
?陶瓷工藝品是我們在家中常會放置的一種擺飾,其造型多變,歷史悠久,十分受大家的喜愛。陶瓷工藝品在長期的放置下,上面容易落上許多灰塵。很多人都不知道該如何清洗,那么今天就讓小編來為大家分享一下陶瓷工藝品在保養時有哪些地方是需要注意的。
瓷器理想的儲存方法是把瓷器放在專門定做的盒子里,盒子里有海綿或泡沫墊,不要把兩件瓷器裸放在一起,如果非得放在一起一定要用泡沫隔開,這主要是避免陶瓷藝術品被碰碎。陳列的時候,盡量避免強烈太陽光一直暴曬。與三五好友近距離把玩品賞時,建議作品放于可旋轉的托盤上,用手輕輕撥動轉盤,以欣賞作品的每個角度。
在把玩瓷器的時候雙手應該保持潔凈和干燥,取下戒指,因為戒指會劃傷瓷器的釉面。器體大的瓶、尊移動時因形體大,一般都是兩段拼接而成的,所以不能一只手提物件上部的脖子。應該一手托住底,一手靠住后背,以免使原來拼接起來的兩節分離。有的瓶、尊裝飾有雙耳,我們在取放時不能僅提雙耳,以免折斷和損壞。要抓住器物的主體,而不要抓把手或瓷器佩飾部件等,因為這些地方都很容易斷裂。
瓷器的人物雕塑在取放時,須注意當心雕塑的須發和手指部分,因該部分纖細突出,易損壞。同時在提放雕塑時,忌單手拿雕塑的頭部,因雕塑的頭部、手大多是直接插進脖子或身子中去的,要防止頭與身分離,所以應一手托住塑像的后背,一手拿住塑像的底座。
平時保養,瓷器的主人一定要自己動手,可以用一塊濕布擦拭瓷器,用柔軟的畫筆清掃瓷器灰塵,用柔軟的刷子刷瓷器的縫隙,不要用水直接清洗未上釉的陶瓷,因為陶瓷有吸水性,而且出土的陶瓷外表很松垮,有的器身的化妝土已經像粉末狀不能清洗。有些精細的塑像,可以配制一個透明的玻璃框或亞克力罩子,以免灰塵堆積。清洗當代陶瓷塑像灰塵時候,建議把瓷器浸泡于清水中,加入清潔劑,大約一兩個小時候后,用噴淋頭沖洗晾干即可。如果器物很貴重,自己又沒把握做好,建議請專業的藝術品機構幫忙。
以上就是為大家所分享的陶瓷工藝品在保養時需要注意的一些事項,陶瓷是非常脆弱的一個物種,所以大家在保養時一定要多加小心。
傳統名瓷梅瓶 制作精美造型挺秀俏麗
·梅瓶
梅瓶是傳統名瓷,梅瓶是一種小口、短頸、豐肩 、瘦底、圈足的瓶式,以口小只能插梅枝而得名。因瓶體修長,宋時稱為“經瓶”,作盛酒用器,造型挺秀、俏麗,明朝以后被稱為梅瓶。
梅瓶也稱“經瓶”,最早出現于唐代,宋遼時期較為流行,并且出現了許多新品種。近代許之衡在《飲流齋說瓷》一書中詳細地描述了梅瓶的形制、特征及名稱由來:“梅瓶口細而頸短,肩極寬博,至脛稍狹,抵于足微豐,口徑之小僅與梅之瘦骨相稱,故名梅瓶?!标P于梅瓶的用途,磁州窯白地黑花梅瓶器腹有“清沽美酒”與“醉鄉酒?!钡脑娋?。梅瓶既是酒器,又是一件令人愛不釋手的觀賞品。因此,這類器多制作精美,不但考慮到貯酒容量,還要注意造型優美。
·梅瓶
在歷史上,梅瓶各大窯系都有,其造型的優美程度可以說天下第一,所以梅瓶的造型可以算是中國瓷器的第一造型?!懊菲俊边@種器形得名比較晚,它在歷史上還有一個名字,叫“經瓶”。這跟宋代皇家的講筵制度有關。當時“講經”也叫“講筵”。講完之后,皇帝要招待大家吃喝,當時的酒,就是裝在這樣的瓶子里,所以它又叫”經瓶“——馬未都《醉文明》。
·梅瓶
近代許之衡在《飲流齋說瓷》一書中詳細地描述了梅瓶的形制、特征及名稱由來:“梅瓶口細而頸短,肩極寬博,至脛稍狹,抵于足微豐,口徑之小僅與梅之瘦骨相稱,故名梅瓶?!标P于梅瓶的用途,磁州窯系有一對為白地黑花梅瓶,瓶身一書“清沽美酒”,一書“醉鄉酒?!?,作盛酒的用具是明白無疑的。梅瓶既是酒器,又是一件令人愛不釋手的觀賞品。因此,這類器多制作精美,不但考慮到貯酒容量,還要注意造型優美。
紫砂壺工藝品 朱泥的殘缺美
紫砂壺是中國特有的手工制造陶土工藝品,其制作始于明朝正德年間,紫砂壺在拍賣市場行情看漲,是具有收藏價值的“古董”,名家大師的作品往往一壺難求,正所謂“人間珠寶何足取,宜興紫砂最要得”。
紫砂壺
紫砂壺制作原料為紫砂泥,原產地在江蘇宜興丁蜀鎮又名宜興紫砂壺,因為有了藝術性和實用性的完美結合,紫砂壺才這樣珍貴,令人回味無窮。更加上紫砂壺泡茶的好處、和茶禪一味的文化,這就又增加了紫砂高貴不俗的雅韻。
通常的說法,紫砂壺的創始人是明代正德——嘉靖時的(供春)?!坝鄰淖嫒x書南山,攜一童子名供春,見土人以泥為缸,即澄其泥以為壺,極古秀可愛,所謂供春壺也?!保▍敲范Γ骸蛾柫w瓷壺賦·序》)供春壺,當時人稱贊“栗色暗暗,如古今鐵,敦龐周正?!倍潭?2個字,令人如見其壺??上Ч┐簤匾巡坏靡?。
紫砂田螺壺
長久以來,紫砂壺即被人們推崇為理想的注茶器。它優良的實用功能,在明清兩代的文獻中即有所記載。明清兩代人們認為茶壺之所以“黜銀錫及閩豫瓷,而尚宜陶”,是由于紫砂壺能發出茶之色、香、味,并且既不奪香,又煮熟湯氣。關于“越宿不餿”的說法也有其一定的道理。
紫砂壺以宜興紫砂壺最為出名,宜興紫砂壺泡茶既不奪茶真香,又無熟湯氣,能較長時間保持茶葉的色、香、味。紫砂茶具還因其造型古樸別致、氣質特佳,經茶水泡、手摩挲,會變為古玉色而倍受人們青睞。紫泥確實是宜興得天獨厚的原料,它在成份上俱備了制陶所必須的化學組成及礦物組成。從顯微觀察發現,紫泥主要礦物為石英、粘土、云母和赤鐵礦。合理的化學、礦物、顆粒組成,使紫泥俱備了可塑性好、生坯強度高、干燥收縮小等良好的工藝性能。
壺上紋飾
評價一件紫砂壺的內涵,必須具備三個主要因素:美好的結構,精湛的制作技巧和優良的使用功能。所謂形象結構,是指壺的嘴。精湛的技藝,是評審壺藝優劣的準則。優良的實用功能,是指容積和重量的恰當,壺扳的便于執握,壺的周圓和縫,壺嘴的出水流暢。同時要考慮色地和圖案的脫俗和諧?如果抽象地講紫砂壺藝的審美,可以總結為形、神、氣、態這四個要素。
形,即形式的美,是指作品的外輪廓,也就是具象的面相;神即神韻,一種能令人意會體驗出精神美的韻味;氣,即氣質,壺藝所內涵的本質的美;態,即形態,作品的高、低、肥、瘦、剛、柔、方、圓的各種姿態。從這幾個方面貫通一氣,才是一件真正的完美的好作品。
紫砂壺茶具
若壺藝愛好者偏于理,斤斤計較于壺的容積的宜大宜小,嘴的宜曲宜直,蓋的宜昂宜平,身段的或高或矮,側重于從沏茶名飲的方面為出發點,那就只知理而無趣。一種藝術的欣賞應該在理亦在趣。當然,作為一件實用工藝美術品,它的適用性也非常重要的,使用上的舒服感可以愉悅身心,引起和諧的興致。
走訪手工藝人用傳承精神續寫陶瓷新韻
7月3日,景德鎮陶瓷大學青年傳媒聯盟赴成都弘揚傳統文化社會實踐隊來到成都幸福場古街,對成都的手工藝作坊進行調研。
手掌順勢而上,輕緩,細膩,溫柔,一個勻稱的陶坯旋轉在拉坯機上,在瓷都景德鎮陶瓷市場上隨處可見的場景,在成都這個大都市的街頭卻很少見。
在走訪的多家手工作坊中,一家陶瓷作坊吸引了實踐隊的目光。
出生于湖北的黃平,從小就對泥土有著一份親切感,接觸陶瓷后他就對中國陶瓷傳統文化情有獨鐘。
在接觸陶瓷的幾年來,黃平常常往返于景德鎮與成都之間,一直醉心研讀,認真學習景德鎮陶瓷的歷史文化,認為傳承中國優秀的陶瓷文化必須把陶瓷從景德鎮到更多的城市,讓更多的人認識陶瓷文化,知道陶瓷文化,喜歡陶瓷文化,并將這種陶瓷文化傳播給更多的人,讓這份“泥土”的情懷一代一代的延續下去。
黃平在接觸陶瓷之前做了八年的景觀設計師,陶瓷只是設計的一個元素,但在接觸陶瓷之后,就被陶瓷文化所蘊含的魅力深深吸引,愛上了陶瓷。
“陶瓷作品能傳達出一個人的想法,表達真實的自我,這是我被陶瓷文化所吸引的原因?!?/p>
景德鎮陶瓷文化博大精深,2000多年的制瓷文化與技藝的深厚積淀,為景德鎮奠定了舉世公認的瓷都地位,大范圍聚集的陶瓷手工藝者,豐富的制作原料,這些條件都讓它擁有得天獨厚的優勢,但是它的局限也在于很少人能跳出原有的框架,實現創新,黃平說:“通過不斷地學習,接受新的思想觀念,將現代元素融入到傳統文化中,以大眾喜聞樂見的方式去引導大眾喜愛上這份陶瓷文化”,
說著,他拿起身旁杯身彎曲的陶土杯進行介紹,3個彎曲的弧面原來是設計的時候結合了手握杯子時手指之間的弧度,為了在握杯子時讓人達到最舒服的狀態,讓大家對陶瓷設計的體驗感更強。
黃平在談到如何發揚中國的陶瓷文化時說道:“真正堅持制作陶瓷的藝人并不多,日本文化傳承方面做得比較好,技術代代相傳,但是并不是一味的復制,而是結合時代的變遷,一生專注一件事,通過集體的力量,將一門門技術發展到極致,這樣的匠人精神是中國的陶藝人需要學習的?!彼Mㄟ^體驗陶瓷拉坯,讓更多的人對陶瓷制作產生興趣,并將這份熱愛陶瓷的情懷傳承下去?!袄黧w驗能很好的促進大家對于陶瓷文化的認知,并且通過切實的操作對陶瓷文化產生好奇,帶領更多的人愛上陶瓷文化。
實踐隊員之一何青紅說:“這次實踐活動讓我對景德鎮陶瓷文化發展現狀有了更加深刻的了解,有優勢也有不足;對傳統文化的傳承與創新也有了新的認識,不是全盤繼承就叫傳承,而是要在有自己創新的基礎上對傳統有理性的理解,跟進時代變化做出相應的創新?!?/p>
通過對陶瓷工作坊的調研,讓實踐隊員感受了景德鎮陶瓷與成都陶瓷之間的不同,使實踐隊員加深了對陶瓷文化的認識,隊員們紛紛表示越來越被優秀的陶瓷文化所吸引,志愿為弘揚優秀的傳統文化貢獻一份力。
據悉,陶瓷藝術是中國優秀文化之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它是我國民族的寶貴財富。中國瓷器,從隋唐時期便開始向外域流傳,宋、元、明、清各代,瓷器都作為重要商品行銷全國,走向世界,陶瓷藝術裝飾品作為商品在流通的同時,也在不斷地傳播中國的陶瓷文化,促進了中國文化發展,所以中國素有“瓷國”之稱,譽滿全球。制瓷工藝代代都有傳承和創新,中國生產的各具特色的陶瓷,對滿足人民的生活和審美需要,及對外經濟、文化交流都起著重要作用。
美到骨子里的傳統手工工藝——陶藝
水火濟濟而土合,人類的祖先借水和土幫助使得泥土的生命力無限延伸,萬物中最樸質純潔的泥土,風吹日曬的自然洗禮,經精工巧匠用心雕琢,高溫窯爐的燒煉,終以成器。
【陶藝?陶藝】
制作陶藝,就像是迷宮,
一旦著迷就舍不得離開。
它擁有著千萬種的形態、步驟,
每個改變一個形態、步驟,
就擁有不一樣的驚喜,
這也就是陶藝的樂趣。
【視?覺】
別具一格的風格,擺放于家中
既是花器,也是工藝品,
作為裝飾,足夠吸引客人的目光,
盡顯主人的獨特魅力。
【藝?術】
精美的陶瓷花器,簡約造型,
超完美的視覺,現代裝飾新概念花器!
【傳統工藝?手工制作】
簡單自然的物件,簡潔的線條,
復古的色彩,還有手工制器的溫潤和觸感。
【花?器】
有花的地方總是生機盎然,
在這個生氣勃勃的夏天,
讓我們選一只美麗的花瓶,
插一束美麗的鮮花,
給自己和家人一份好的心情。
今天,你給你家的陶瓷工藝品保養了沒?
對于陶瓷,相信很多人聽過景德鎮的陶瓷,景德鎮的陶瓷可以說是遠銷海外了。但是眾所周知,陶瓷屬于易碎品,所以有很多人買了一些陶瓷工藝品就直接擺在家里,也不去動它,最多就是上面積灰了拿布擦下,以為那樣就可以了。但是事實是,陶瓷也是需要保養的,相信很多人都不知道關于這方面的概念,所以今天小編就來給大家講下關于陶瓷工藝品的保養,希望大家能好好愛護自己家的陶瓷工藝品。
1、瓷器理想的儲存方法是把瓷器放在定做的盒子里,盒子里有海綿或泡沫墊,不要把兩件瓷器放在一起,如果非得放在一起一定要用泡沫隔開,這主要是避免陶瓷工藝品被碰碎。
2、在把玩瓷器的時候雙手應該保持潔凈和干燥,取下戒指,因為戒指會劃傷瓷器的釉面。器體大的瓶、尊移動時因形體大,一般都是兩段拼接而成的,所以不能一只手提物件上部的脖子。應該一手托住底,一手拿住脖子,以免使原來拼接起來的兩節分離。有的瓶、尊裝飾有雙耳,我們在取放時不能僅提雙耳,以免折斷和損壞。要抓住器物的主體,而不要抓把手或瓷器佩飾部件等,因為這些地方都很容易斷裂。
3、瓷器的人物雕塑在取放時,須注意當心雕塑的須發和手指部分,因該部分纖細突出,易損壞。同時在提放雕塑時,忌單手拿雕塑的頭部,因雕塑的頭部、手大多是直接插進脖子或身子中去的,要防止頭與身分離,所以應一手托住塑像的后背,一手拿住塑像的底座。
4、平時保養可以用一塊濕布擦拭瓷器,用柔軟的畫筆清掃瓷器灰塵,用柔軟的刷子刷瓷器的縫隙,不要用水直接清洗未上釉的陶瓷,因為陶瓷有吸水性,而且出土的陶瓷外表很松垮,有的器身的化妝土已經像粉末狀不能清洗。
看了上面那些陶瓷工藝品的保養小竅門,是不是該去給你自家的陶瓷工藝品好好保養一番了呢。希望這些小竅門可以幫助大家的陶瓷工藝品有一個更長的壽命,更好的外在形象哦!